绿色金融支持竹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安吉“以竹代塑”行动为全球减塑提供基于自然的东方解决方案

1、背景

塑料污染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1],对人类健康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2022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批准了一项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历史性决议,各国承诺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2]。同年11月,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 “以竹代塑” 倡议[3],呼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竹子替代塑料产品。竹子作为一种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且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可以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成为不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品[4]。竹林在固碳和减少碳足迹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中国的竹林生态系统每年能够固碳1.13亿吨,以仅占全国3.3%的森林面积,贡献了全国森林二氧化碳吸收总量的7.1%。此外,竹材加工的碳排放量非常低,每加工一吨竹材仅排放30千克二氧化碳,相当于塑料加工碳排放量的1/19[5]

尽管竹子在环保和降低碳足迹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实现以竹代塑的产业化发展仍需克服高成本、产品多样性不足以及市场接纳度有限等多重挑战。目前竹材采收主要依赖人工,以一吨毛竹为例,其砍伐、装车、运输等环节的人工成本将近450元,竹材的平均市场价格却不足600[6],高采收成本直接影响了最终产品的价格,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为降低人力消耗并扩大利润空间,同时保持从业人员生产积极性,生产企业需要考虑引入创新生产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7]。然而,目前从事竹产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种类也较为有限[8]。从消费角度来看,尽管以竹代塑产品具有环保优势,但由于价格较高且选择不多,许多消费者仍然倾向于选择更低廉和更广泛的塑料制品。

安吉县于2023年8月16日与国际竹藤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为 “以竹代塑” 产业化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安吉被誉为 “中国竹乡” ,拥有108万亩竹林和900余家竹产业企业,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近200亿元,曾以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10],其竹材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家具、包装、纺织和一次性使用产品等领域,具备 “以竹代塑” 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凭借这些资源禀赋,安吉县迅速行动,为其 “以竹代塑” 行动构建了从研发、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金融支持闭环体系,同时结合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县工作,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发挥竹材在治理塑料污染中的作用。

2、行动

(1)针对高生产成本与低生产效率问题,通过集约化模式降本增效

安吉县政府通过土地和资金支持,推动竹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安吉县通过“林业标准地”模式[11],对竹林资源进行了整合,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对林地进行统一管理,将分散的资源整合为可持续经营的区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质量。针对1000亩以上的行政村,安吉县采用“农户+竹材分解+公司”的生产模式,整合农民、集体和企业的力量,统一管理和经营竹林。这一模式通过降低采收和初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保障竹材的销路和减少市场风险,安吉县还推行了“订单林业”模式,与合作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来确保竹农收入的稳定性,并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安吉县深化了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通过竹林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将农民的竹林权益量化为股份,实现利益共享,推动竹林经营的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以竹代塑”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采收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了竹材的生产成本,并提升了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针对竹产品品类较少问题,通过创新研发激发产业活力

安吉县政府通过设立竹产业重点研发项目,深化与国际竹藤中心及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高端智库并集中攻克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实现产业的技术突破。同时,安吉县政府还设立科技创新招标机制,激励本地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推动竹制品从简单加工向高端应用的技术升级。2022年,安吉当地成功引入“国家竹产业研究院”落户,并于2023年立项23个项目,开展共性关键重点技术攻关10项。例如,突破从简单的竹餐具制造到提取竹纤维素和木质素打造竹膜袋、竹吸管的技术问题。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已取得显著进展。安吉本地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竹膜袋已实现量产,且在6个月内自然降解度达到93%以上,体现了从简单竹制品向高端应用的技术突破。此外,安吉还定期举办国际竹建筑高峰论坛和创意设计大赛,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竹产业的持续发展。

(3)针对消费者接受度不足问题,通过场景拓展与产品推广激发市场需求

为拓展竹制品的应用场景,安吉在线上助力县域电商建立竹制品网络营销平台,优化销售流程;在线下,通过丰收驿站、展销中心等场景,推动竹制品进入景区、民宿、酒店和超市,扩大“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安吉还将竹林经营与乡村旅游及民宿发展相结合,借助《卧虎藏龙》等经典电影的取景地,推出了竹酒店、竹民宿、竹露营、竹探险等多样化的旅游模式,形成集观赏、体验、休闲、居住和购物为一体的沉浸式竹文化体验。安吉县政府还制定了“以竹代塑” 企业和产品清单,将竹制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加快市场渗透,机关和国有企业已全面推广竹制品,覆盖竹纤维降解塑料袋等产品。此外,安吉县还支持竹制品在家具、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在政府投资和公共建设项目中,鼓励采用竹材装修,以实现竹制品替代。通过这些举措,竹制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得到有效推动。

3、绿色金融是如何支持以竹代塑行动的

(1)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20226月起,安吉县为推动竹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安吉县鼓励以竹代塑加快推进竹制品创新应用推广实施意见》《安吉县2023年“以竹代塑”工作方案》《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安吉县2024年“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为竹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例如,《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安吉县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了鼓励竹制品应用的具体措施,包括政府采购、市场准入支持以及专项资金的设立。安吉县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竹产业发展,并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竹制品推广,实施竹制品六进工程(进景区、民宿、酒店、馆所、商超和街区)。目前已有80家酒店正式采购竹制品,实现多场所覆盖。安吉县还在一个街道和一个乡镇进行了竹制品推广试点,集中推广竹餐具和竹制可降解塑料袋。目前,竹制可降解塑料袋已推广至行政机关、学校和企业,签订数量达200万。

为进一步推动竹制品在市场中的应用,安吉农商银行深化与政府的合作,联合发改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发布了《安吉县农贸市场“以竹代塑”专项支持政策方案》,建立“政府、金融机构、生产企业、市场商户”四方协同机制,共同推进农贸市场的绿色化转型。例如,安吉农商行在农贸市场推广使用竹制全降解袋替代传统塑料袋,对于降解袋使用率达到50%以上的市场,政府提供资金奖励,银行则为符合条件的市场摊位商户和管理公司分别提供40个BP和30个BP的贷款利率优惠。目前,已有三家农贸市场参与试点,其中三里亭和天荒坪菜场成功通过 “以竹代塑” 市场创建验收。

(2)金融支持

信贷支持

安吉农商银行每年提供不少于5亿元的专项信贷资金,重点支持竹制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例如,该行推出“竹产业振兴贷”等产品,为竹制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助力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技术升级。同时,该行根据企业的环保表现和参与程度,开设绿色信贷通道并给予利率优惠,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安吉竹能生物质能源厂成功通过绿色贷款获得1000万元,用于研发环保竹纤维提取技术,为“以竹代塑”行动提供环保友好型原材料。

碳汇金融支持

安吉县为竹林碳汇提供了市场交易机制,使竹林的生态价值得以货币化,为竹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更多的经济激励。安吉县推出了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涵盖碳本底、碳收储、碳增汇、碳交易、碳足迹和碳收益等六大应用场景,实现了“林地流转—统一经营—碳汇收储—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闭环机制。竹林经营权被统一流转至股份制毛竹专业合作社,并由县“两山合作社”集中管理,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再通过“运营平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平台公司将经营利益反哺给合作社,农民可以获得竹林保底收益,效益增值的60%分红及参与项目建设的工资收益,实现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村集体可以获得效益增值的40%分红,并对全体村民和困难群体进行二次分配或投入村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安吉农商银行累计发放竹林碳汇贷款2.4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竹林碳汇交易和相关生态保护项目,为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竹农进行竹林抚育和碳汇能力提升。同时,碳汇贷款也支持企业和竹农参与碳交易市场,通过碳汇增值获取收益。此外,安吉县还推出了碳汇惠企贷、碳汇收储贷和碳汇共富贷等金融产品,通过对购碳企业提供优惠利率,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竹林碳汇交易。

绿色消费行为激励

安吉县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利用金融手段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通过“两山绿币” 计划,居民和商户通过参与环保行动累积 “绿币”,并可以在指定场景兑换竹制品,从而降低竹制品的购买门槛,鼓励绿色消费。截至目前,已奖励4500万个“绿币”,引导5万居民参与绿色消费。此外,安吉县还设立了绿色金融消费场景,鼓励消费者通过绿色信用卡或电子银行与绿色消费场景连接,进一步提升竹制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水平。

针对竹制品企业和新技术研发项目,安吉县结合保险产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例如,为大康控股集团的竹木课桌椅产品提供产品责任保险,以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同时提升企业和消费者对竹制品的信心。此外,安吉县还推动竹产品碳足迹与碳标签的标准化评估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竹产业数字化平台,加快碳足迹和碳标签的应用普及。这一举措不仅使碳排放源更加透明化,还引导社会向低碳消费倾斜,增加对竹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励企业在低碳生产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持续投入。

4、成效[12]

在安吉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竹代塑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策略,通过减少对传统塑料的依赖,显著减轻了安吉当地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安吉县通过在酒店、民宿等领域推广竹制六小件,已成功减少了2000余吨的垃圾。

2023年,安吉县竹产业总产值突破180亿元,拥有超过100以竹代塑生产企业,占竹制品行业的约3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37家。这些企业涵盖了竹制装饰材料、竹制日用品、竹笋食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8大系列3000多种竹制产品。同年,安吉县的竹林碳汇交易量已达2.5万吨,创收172万元。安吉县还向第19届亚运会捐赠了2.1万吨竹林碳汇,用于支持亚运会的碳中和项目。此外,随着竹产业的兴旺,安吉县的竹体验相关民宿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安吉县的竹体验民宿已达到730家,2023年接待游客达378.5万,经营收入达到13.1亿元

竹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通过将竹林资源和资产转化为股份,农户可以参与竹产业的经营,获得出租竹林资源的租金、竹业合作社的股份分红以及竹林经营管理的劳动报酬。通过这些措施,每个村的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平均增长约100万元,每户家庭的年收入也大幅增加。而竹林碳汇首次交易收储金和后续每年增值净收益的80%,都会返还到村里,让村民共同受益。

通过资源整合、碳汇交易与绿色金融的协同支持,安吉县实现了竹林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开发,推动了竹产业的全要素改革。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的量化、交易及变现问题,并通过金融创新和收益反哺机制,提升竹林碳汇能力,增加竹农收入,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竹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参考资料:
 

[1] 铜鼓人大发布. (2023). “以竹代塑”的江西机遇. 搜狐网. https://www.sohu.com/a/740066943_121106994

[2]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n.d.). UNEP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https://www.unep.org/explore-topics/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

[3] 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 (INBAR). (2023). “Bamboo as a substitute for plastic” initiative. https://www.inbar.int/cn/basp/

[4]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2023). "Bamboo as a substitute for plastic" provides solutions for global plastic reductio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orm Newspaper.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12/t20231206_1362478.html

[5] INBAR. (2024). "Bamboo as a substitute for plastic" leverages a green industry. https://www.inbar.int/cn/yzdaqdlsdcy20240116/

[6] NDRC. (2024). "Bamboo as a substitute for plastic": What's good? What's challenging?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lwrzlzxd/202401/t20240108_1363144.html

[7] 顾仲阳. (2023). 加快“以竹代塑”产业化(微观). 人民日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3/1207/c1003-40133427.html

[8] NDRC. (2024). "Bamboo as a substitute for plastic": What's good? What's challenging?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slwrzlzxd/202401/t20240108_1363144.html

[9] 浙江省林业局. (2023). 安吉:“以竹代塑”破圈突围. http://lyj.zj.gov.cn/art/2023/10/31/art_1285508_59061200.html

[10] 浙江省林业局. (2023). 浙江安吉“以竹代塑”助力共富. http://lyj.zj.gov.cn/art/2023/7/14/art_1277871_59054946.html

[11] INBAR. (2024). China's bamboo industry | How does Anji, Zhejiang break through in the bamboo sector?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69757

[12] 安吉县人民政府. (2023). “以竹代塑”在安吉蔚然成风. 安吉新闻网.  https://www.anji.gov.cn/art/2023/8/16/art_1229211477_58919449.html